古人眼里的鹽被視為“天藏之物”。在中國的地理分布上,東部出海鹽、中部出井鹽、西部出湖鹽,因鹽而興的城鎮貫穿東西南北,在中國古代,已形成了豐富多元的“鹽文化”。
古人對鹽的藥物開發和利用很早?!渡褶r本草經》卷三“下經”即稱,戎鹽“可以療疾”,“主明目,目痛,益氣,堅肌骨,去毒蟲?!背丝咕⑾?,還認為鹽可“解毒”,例如誤中了“班茅”毒,就可以用“戎鹽解之”。
當然,鹽的功能首先表現在食物調味上。中國古人調味,先要用鹽和梅,故《尚書》稱:“若作和羹,爾惟鹽梅?!蔽逦吨?,咸為首,所以鹽在調味品中也列為第一。
再聯系到《尚書?禹貢》有青州“厥貢鹽希”的記載,即商代以前的夏代就有“貢”給奴隸主國家的鹽。這種鹽是做調味品用的,并且極為珍貴,當作貢物上交。因而中國關于食用鹽的最早記載時間,可以溯推至夏代。
及至周代,人們已經把咸味作為“五味”(酸、苦、辛、咸、甘)之一,并用于醫治疾病?!吨芏Y?天官 宰》中就有“以咸養脈”記載,這是周代人對鹽的醫療功用的新認識。
戰國末秦相呂不韋集合門客編寫的《呂氏春秋》有“調合之事,必以甘酸苦辛咸,先后多少,其齊甚微,皆有自起”、“咸而不減”的論述,這就更具體地談到了咸味的調理方法。其后,鹽的調味作用愈來愈受到人們的重視,漢代王莽稱鹽為“食肴之將”,可見,鹽在飲食烹飪中的地位。
人類最早何時開始食用鹽,迄今尚未無史籍記載或考古資料可以確切說明。但是,可以想見,如同火的使用一樣,鹽的發現和食用,同樣經歷了極其漫長的歲月。
當古代先民處于“食草木之食,鳥獸之肉,飲其血,茹其毛”的蒙味時代,尚不知何為咸味,亦不知鹽為何物。后世人們在祭祀用的肉湯中不加鹽,即所謂“大羹不致”以表示對古禮的遵循。
司馬遷在《史記?樂書》中對這種古禮也作了記載:“大食之禮,尚玄酒而俎腥魚,大羹不和,有遺者矣?!钡浼倪@些記載,都可視為古代先民原本不知鹽、不識鹽的佐證。因而可以推論,古代先民確實曾經歷過一個不知食用鹽的漫長歷史時期。
人類飲食文化正是從品嘗萬物開始的,大自然賜與人類的萬物中,哪些能食用,哪些不能食用,都是通過人的親口品嘗的積累,才獲得食用經驗的。
中國古代神話就有神農嘗百草的傳說,正是古代先民無數次地大膽品嘗,才構筑起了人類飲食文化進步的階梯。古代先民經過無數次隨機性地品嘗海水、咸湖水、鹽巖、鹽土等,嘗到了咸味的香美,并將自然生成的鹽添加到食物中去,發現有些食物帶有咸味比本味要香,經過嘗試以后,就逐漸用鹽作調味品了。
隨著時間的推移,人們已不再滿足于僅僅依靠大自然的恩賜所得到的自然生成的鹽,開始摸索從海水、鹽湖水、鹽巖、鹽土中制取。地球上鹽的儲量最多的是海水。
中國關于食鹽制作的最早的記載是關于海鹽制作的記載。古籍記載,炎帝時的諸侯宿沙氏首創用海水煮制海鹽,即所謂“宿沙作煮鹽”。歷史上是否真有宿沙氏其人,尚不可斷定,但可以說,這位諸侯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用海水煮鹽智慧的化身。
夙(宿)沙煮海為鹽
傳說炎帝神農氏屬下有一部落居住在今膠東半島。部落里有位少年叫瞿子,他天性活潑,聰明伶俐,勇敢堅強。在一次不期而至的狂風暴雨中,瞿子的母親和許多鄉親被海中的惡龍奪去了生命。為替母親和鄉親們報仇,瞿子決定把大海煮干,制伏海中的惡龍。
以后,每天早晨,瞿子用陶罐舀水來煮。時間一久,瞿子發現每次把一罐海水煮干后,罐底總要留下些白色、黑色、紅色、黃色、青色的顆粒,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?
原來燒的燃料不同,煮出的顆粒就不一樣。紅松木柴煮出紅顆粒,蘆葦煮出白顆粒,青楓木煮出青顆粒——這些柴草燃燒時,煙灰裹在蒸氣之中沉入罐底,形成不同顏色的顆粒,但咸澀的味道卻一樣。人們給它起名叫龍沙。
自此之后,部落首領帶頭,安排大量人力專門煮海。炎帝聞訊后,詳細詢問了瞿子煮海的經過,封瞿子所在的部落為夙(宿)沙氏〈夙就是早,宿則代表晚〉。瞿子就被封為臣,專門負責煮海制鹽,所以夙(宿)沙氏又被譽為制鹽的始祖。
那么“鹽”字為什么這么寫呢?
這要從倉頡造字開始說起~
倉頡造字的故事
倉頡被尊為“造字圣人”是黃帝時期造字的左史官,見鳥獸的足跡受啟發,分類別異,加以搜集、整理和使用,在漢字創造的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。
相傳,在夙(宿)沙氏煮出五彩繽紛的海鹽后,炎帝帶著宿沙氏去拜見黃帝。宴席中,炎帝和宿沙氏獻出海鹽用于調味,結果海鹽調出的味道比黃帝擁有的鹽池自然生成的苦鹽味道鮮美。黃帝得知是用器皿煮海水的結果后,要求倉頡造一個鹽字。
倉頡結合宿沙氏煮鹽的經過,身為炎帝之臣等多重含義,就造出了“鹽”字。由臣、人、鹵、皿四部分組成?!俺肌贝硭奚呈鲜茄椎鄣拇蟪?;“人”、“鹵”代表鹽是由人在監視鹵水煎鹽,“皿”則說明煮鹽所使用的器皿。
本文標簽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