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永不脫離群眾,與群眾有福同享、有難同當,有鹽同咸、無鹽同淡?!?021年2月20日,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,習近平總書記以這一生動話語,教育引導全黨深刻認識黨的性質和宗旨,生動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,深刻彰顯了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,在全黨全社會引發廣泛共鳴。
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,紅軍部隊里就流傳著“有鹽同咸、無鹽同淡”的名言。鹽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,鹽稅是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,所以自古以來,政府對鹽業的控制都十分嚴格。當時,國民黨反動派在井岡山各個要道攔路設卡,試圖通過經濟封鎖阻斷井岡山地區與外界的物資交換,將紅軍困死在山上。食鹽和藥品成為緊缺物資,因為缺醫少藥,鹽水還成為紅軍傷病員清洗傷口的消毒液,彌足珍貴。在這種情況下,紅軍為了保證群眾生活,將打土豪繳獲的食鹽分給當地村民;而群眾為了支援前線,炒菜不放鹽,煮湯不放鹽,硬是把食鹽從牙縫中節省出來留給紅軍。為了給困在深山中的紅軍送鹽,當地群眾想出了把鹽藏在竹筒內、籃子底下、雙層水桶底內等隱蔽的辦法。在敵人的嚴格盤查和殘酷懲罰下,有不少群眾為了給紅軍秘密送鹽而慘遭殺害。
在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,陳列著一個棕色的陶罐,罐口至底部有一道曲折的裂痕,里面裝著已經發黑結晶的食鹽,無聲地講述著井岡山上那段艱苦卓絕、患難與共的歲月。1928年,村民李尚發分到食鹽后舍不得吃,偷偷保存下來,以備紅軍的不時之需。為了防止珍貴的食鹽落到敵人手里,李尚發悄悄將裝滿食鹽的陶罐埋在自家屋后的樹洞里。這罐食鹽在樹洞里一藏就是31年,直到1959年建設井岡山革命博物館時,李尚發才把陶罐挖出來,連同當年紅軍發的銀元,一起捐給了國家。這個普普通通的陶罐里裝的不僅是食鹽,更是紅軍與百姓間唇齒相依的深厚感情。
1928年,紅軍打土豪繳獲后分給井岡山村民李尚發家的一罐食鹽
??在如此嚴酷的環境中,紅軍之所以能夠得到群眾鼎力支持和衷心擁護,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紀律嚴明。在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,展示著一件井岡山時期紅軍戰士用過的包袱皮。由于長期使用和風吹日曬雨淋,原本白色的布面變成了灰色,還有破洞、補丁和污漬,上面的字跡已經模糊不清,但仍然可以辨認出“六項注意”的主要內容,是紅軍執行鐵的紀律的歷史見證。
1927年底,毛澤東規定部隊必須執行打仗消滅敵人、打土豪籌款子、做群眾工作三項任務。1928年4月,毛澤東又總結部隊做群眾工作的經驗,規定部隊必須執行“三大紀律”(當時稱“三條紀律”)和“六項注意”。“三大紀律”為:行動聽指揮;不拿工人農民一點東西;打土豪要歸公?!傲椬⒁狻睘椋荷祥T板;捆鋪草;說話和氣;買賣公平;借東西要還;損壞東西要賠。1929年1月,根據形勢的發展和部隊的實踐經驗,“六項注意”又增加了洗澡避女人和不搜俘虜腰包兩項內容,形成了最初的“三大紀律、八項注意”。1947年10月10日,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發出《關于重行頒布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訓令》,對其內容作出了統一規定?!叭蠹o律”為:一切行動聽指揮;不拿群眾一針一線;一切繳獲要歸公。“八項注意”為:說話和氣;買賣公平;借東西要還;損壞東西要賠償;不打人罵人;不損壞莊稼;不調戲婦女;不虐待俘虜。這些紀律曾經是紅軍以及后來的八路軍、新四軍、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的重要內容,對于人民軍隊的建設,對于正確處理軍隊內部關系、團結人民群眾和確立人民軍隊對待俘虜的正確政策,都起到了重要作用。
井岡山斗爭時期,紅軍戰士寫在包袱皮上的“六項注意”
??從“有鹽同咸、無鹽同淡”到“三大紀律、八項注意”,反映了紅軍和人民群眾的魚水深情,更證明了黨的百年歷史,就是一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歷史,就是一部與人民心連心、同呼吸、共命運的歷史。歷經滄桑而初心不改、飽經風霜而本色依舊。一百年來,偉大成就的取得,靠的就是黨始終同人民群眾保持血肉聯系;靠的就是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,一切為了人民、一切依靠人民,永遠為人民利益而奮斗。
歷史充分證明,江山就是人民,人民就是江山。我們要堅持把人民群眾的小事當做自己的大事,從人民群眾關心的事情做起,從讓人民群眾滿意的事情做起,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,始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,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、干在一起。不忘初心、牢記使命,埋頭苦干、勇毅前行,為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努力,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!(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 供稿)
本文標簽: